汪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考取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生如夏花”正是因为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如奔驰、跳跃、飞翔着的生命的精灵,以此来诠释生命的辉煌灿烂。既然美丽终究无法保留,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限于惋惜,而更应珍惜,对于我们即将逝去的四年大学生活来说,更是如此,在这个夏天,我们也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了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
奋斗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坚持了一年,充实了一年,我的考研生活就在这波澜起伏的一年中接近尾声了。可能经历过考研的人都会有相似的经验,但大家一定都会有不一样的教训。回顾整个考研历程,我希望我的一些感悟和心得能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帮助。
可以说,大四考研的日子让我的大学生活更丰富,也留给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每一天早上七点,我会准时和我的研友在图书馆看书,这种以苦为乐的的日子过了大半年,最终苦尽甘来,我如愿被学校录取,我知道这其中既有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在这里,我要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考研周期很长,也很累,很容易出现高原期,成绩上不去,人很烦躁,如果能有些比较合适的研友,经常聊天,沟通一下学习方法,或许能度过这个难关,但是研友一定要是那些意志力很坚定,战斗力比较强的同学,看到他们,你就很大的动力继续拼搏,这样每当自己学习累的时候看到他们还是那么认真的学习,自己无形中会有更大的动力,坚持到底。
同时,我提醒参加2011年的考生朋友:考研重要的在于默默的付出。之所以用“默默”二字,意有二:一、要甘于寂寞;二、付出不问回报。第一个条件如果不满足,那很大程度上已经意味着你考研的失败。决定考研之前要先问一问自己:我适合考研吗?如果你从来就不是一个愿意把时间花在学习上的人,那你就要作好考研失败的心理准备了。考研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是单调枯燥的,你不可能考研的同时仍然希望生活像以前一样继续精彩。任何成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考研意味着牺牲。我相信一个人很难同时做好两件事情,在一段时间内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够了,不要贪心地希望把什么事情都兼顾在一起。付出不问回报,就是要求你不要老是在问:我这样复习会不会白费气力?我能找到更省力的方法吗?我考研最终会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我考研牺牲了这么多值得吗?如果你老是在问这些问题,你一定不愿意对学习下大力气,或者三心二意,或者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上天永远不会眷顾那些只问结果而不会勇敢付出的人。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会把教育学选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方向,其实,我并不是不喜爱原来的专业。恰恰相反,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大学问,我只是想在这门学问里选择一个点加以深入研究。从小学到大学,在每一个求学阶段,我庆幸自己总能遇到一两位为我醍醐灌顶的良师,我的成长一直离不开他们的谆谆教诲。比如,我大二开始第一次申报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但由于选题和论证报告不够合理,没有能够立项。大三时候,我及时总结教训,与老师深入探讨选题,做了大量案头工作,认真撰写了研究方案,最终成功主持了学院大学生科研重点项目,这种一路充满挑战的科研训练,也直接为大四毕业论文取得优异成绩埋下了伏笔。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作为科研课题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悉心引导,让我在本科时期就比较扎实地掌握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为硕士阶段的深造奠定了良好基础……于是,我选择了教育学这个方向来深入自己的本科专业,同时,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
考研是个大工程,不可能那么顺利,中间会经历很多挫折,这个时候自己一定要坚定信念,天道酬勤,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就要敢于面对,大胆去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就是考一个人的毅力,只要方法得当加上坚持到底,每个人都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