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学院新闻
著名摄影师黄海走进传媒人文大讲堂

发布日期:2013-05-27 16:31 浏览次数:

5月9日晚,由著名摄影师黄海老师主讲的人文大讲堂第二波之风光摄影的拍摄及后期制作再一次走进校园。本次讲座的重点在教授同学们如何更好地对图片进行后期处理和制作。黄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拍摄经验和熟练的图片处理技术给同学们上了一堂专业性强、信息含量大的图像处理技术课程。

黄老师在一开始就纠正了同学们的错误观念,他指出,其实数码相机比胶片相机更难拍摄。数码相机需要手动更改各种数据,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学习去磨合去自我感受,找到最适合的点,也正是难点所在。

随即,黄老师开始了他的细细讲解。首先,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数码相机是站在胶片相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镜头采集影像,数码相机把采集的影像反映到数字感光器上。再通过CMOS,数模转换器等元件把数字又还原成影像。接着通过对成像影响因素的分析,黄老师又从多个角度阐释了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优劣点。

紧接着讲座进入了更为专业和深入的部分,什么是“色域”?什么是“明度”?“阴影”和“清晰度”的概念作何解释?“饱和度”和“自然饱和度”之间又有什么区别?黄海老师运用色相位图做了几个形象的名词解释,而后打开ACR软件,一款他向同学们推荐的操作比Photo shop更简便,性能更优的软件,黄老师通过对饱和度的调整,巧妙地将一张照片中的盛夏的翠绿叶子变成了秋季的金黄色的叶子,同学们都大呼神奇。黄老师还提醒同学们注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后期做照片时,得先调整明暗度。

“下面我来讲一下数码相机怎么样设置能让你的照片达到最好的效果。”黄老师“秘密”向同学们透露了几个能让你的影像达到极致的几个原则。在设置数码相机时要遵循:一、低饱和度。二、低反差。三、低感光度。四、曝光程度尽量大;在后期制作时则要注意:一、日光下色温一般为5200-5600,数码相机色温数字越大颜色越偏黄。二、自动白平衡,一般能满足需求。三、16通道的照片后期调整损失最小。这样,照片就会减少很多糙点,可以获得更细腻、更丰富的色彩展示。虽然黄老师介绍的是较为专业的影像处理知识,同学们依然纷纷掏出笔记本记下容易遗忘的重点,而这些小技巧,更是使同学中不少的摄影及图像处理爱好者获益匪浅。

在讲座的尾声部分,黄海老师运用PS和ACR软件实地操作,向我们立体生动地展示了如何通过通道计算制作晚霞效果,增加蓝天效果;怎么解决偏色问题;怎样使照片局部变亮或变暗;锐化问题等等。“纸上得来终觉浅”,许多携带了笔记本电脑的同学也感兴趣地跟着操作了起来,这些技术都被同学们很好地加以了运用。休息时间,黄老师更是亲切的与同学们互动,亲自指导,让同学们真正的将技术掌握。

本次讲座除了校内的摄影P图爱好者参加之外,更吸引到了两三位校外的发烧友。就连传媒与人文学院的张梦新院长也坐在教室第一排认真地“听起课”来。同学们更加在这两个多小时的课程中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对于图片处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编辑:(王柳音

信息来源:传媒分院 教学办

【我要纠错】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