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展、广告、公关等营销传播业态快速发展,具有会展专业背景的营销传播人才呈现全国性紧缺状态。会展人才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知识员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21世纪最重要的管理将是对知识员工的管理。”这种注重知识员工的管理是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和中国优秀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呈“研发和品牌两边高”的“微笑曲线”的体现。
“微笑曲线”体现了在产业链中,研发和营销是附加值最高的两端。“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发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见面意味着成交”!“人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以亲身参与和实物展示为基本特点的会展是大众传播过度发达环境下最有效的营销与服务手段。对于年轻一代,要投身于这两个附加值高的端口,即要么要用于献身技术研发,要么要勇于投身品牌塑造。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实现中国品牌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微笑曲线的理论正可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引领年轻一代投身于富有挑战与创新的会展、广告、公关等营销传播行业之中。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属于Marketing Communication类专业范畴,主要学习的是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的策划、执行和管理,是集合经济管理、文化创意、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复合交叉型新兴热门专业。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致力于企业参展人才的培养。当前,会展业借助新媒发展迅猛,越来越注重品牌和客户体验,不断服务于企业品牌附加值的提升。近几年,中国会展产业发展蓬勃,一线城市会展业发展气势如虹,二线城市会展业可圈可点,三四线城市会展业形势喜人。会展业资本运作放行,会展公司上市融资迈步。中国会展产业项目质量不断提升,运营理念创新发展,会展项目并购数量急剧增加,世界重要会议在中国的举办推进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和成熟。中国会展场馆建设如火如荼,极大改变中国会展行业生态;展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会展运作的颠覆性创新。从行业发展上来看,世界商展项目越来越多落户中国;会展项目O2O理念快速发展,会展产业孵化基地成立;跨国会展机构快速进驻,会展项目并购数量急剧提升;会展项目专业化市场化不断增强,经营创新发展;会展项目集群化发展,影响力大幅提升;国家级会展项目举办,彰显中国世界地位提升等。会展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会展人才的紧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紧紧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脉动,以其深厚的传媒学科背景持续深化和凸显会展人才培养上的学科优势。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办会展教育的院校之一。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杭州市特色专业,目前是浙江省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会展学会赴理事长单位、中国旅游协会会展教育联盟副会长单位,师资实力雄厚,社会美誉度高。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注重以会展行业发展趋势为先导,强调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创业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管理、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拥有会展组织与策划专业功底、较强的文案写作能力和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直接从事展览、会议、大型活动的策划、文案、运营管理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专业侧重大中型企业的参展策划与市场营销管理能力培养,并设置了大众传媒类、营销策划类课程,注重会展与广告、公关的三位一体,推动“线下+线上”(Off line + On line,即O2O)整合营销传播人才培养。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采取 “专业+中心”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拥有实体化运作的“会展中心”。该中心承办的社会会展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四年专业学习的真实环境和专业实践机会。现有会展专业形成了“专业教师+专职员工”的双师教学团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曾多次被行业授予“中国会展教育优秀会展院校”。会展专业学生在历届全国会展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优秀会展大学生”称号。
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会展业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会展业成为了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和发展的重点产业,会展人才是全国性紧缺人才,就业市场广阔,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十分看好。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大中型企业营销部门、专业营销机构、会展公司、会展场馆、大众媒体、大型网站、政府会展业管理机构、广告公司、会展行业协会等。
我院师生参加“第十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暨2015国际会展业(泰安)大会
与中国美院合作课题《会展与城市融合研究》顺利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