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学院新闻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做客传媒讲堂话媒体新趋势

发布日期:2018-05-29 14:42 浏览次数:

   

1527562017556043.jpg


5月25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在文一109教室为传媒与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新媒体发展趋势”的讲座。


 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

“我们现在正在进入第四次技术革命”, 黄煜教授以此开场。互联网与智能电子设备正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环境,传播风向也随用户强势程度而发生变化,用户行为趋于社交化,消费时间趋于碎片化,优势媒体趋于平台化。黄煜教授指出,新媒体发展第一个特点是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大为增强;第二是现在的传播已经是裂变式传播;第三是媒体和受众间的双向互动加强;第四是精准的内容推送,信息精准送达需求人群。

 新媒体与大数据传播融合,新闻报道形式层出不穷,自动化报道形式开始出现。黄教授列举中国的财新、香港的端传媒以及英国BBC的“News Lab”和美国纽约时报的“Upshot”等例子来说明数据科学与媒体传播融合已经成为了趋势,自动化新闻生产已经在顶尖国际新闻机构初见端倪,传统记者和程序员、数据分析员、设计人员的跨学科合作也已成为趋势。人依然是主力军,人的智慧和机器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更好未来。

 

传统媒体形态发生了什么转变?

当前传统媒体变化形态已经转变,从众媒到自媒再到智媒。黄煜教授指出, 智媒是人工智能+新媒体,移动时代媒体的要素已经从过去传统媒体的“内容+形式”过渡到了互联网媒体的“内容+形式+社交+场景”,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人机交互使“真实”和“虚拟”的边界日益模糊,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社会交往、娱乐及教育功能转向个体化和移动化的多向传播。沉浸式新闻和扩增实境等新闻报道形式将越来越常见,屏幕上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场景将融合与互动。

黄教授还指出智媒未来展望将主要集中于以下五大发展方向:个性化新闻、机器写作、感测器新闻、临场感新闻、分散式新闻。黄煜教授也提及伦理道德大挑战,他认为“自然人”“机器人”和“基因人”之间的冲突会愈演愈烈,而机器人记者、编辑如何遵守新闻从业者的伦理道德是“永远的悖论”。

1527563220384930.jpg


如何报考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被誉为“亚洲第一”,是众多传媒学子追求的高校。讲座最后,黄教授给同学们简短讲述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传理学院专业情况,对报考香港浸会大学的条件和要求做了说明。黄教授表示非常欢迎同学们报考,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有意报考香港浸会大学的同学要有自信,雅思成绩和绩点两个硬要求之外,不要妄自菲薄,英雄不问出处,传媒人的精神和自信也是加分项。二是希望同学们与时俱进, 注重实践类课程和跨学科合作,学习新的媒体技术,关注人机融合创造新闻和价值。


1527575707957389.jpg

      传媒与人文学院教学副院长方玲玲、新闻传播学系主任范红霞、中文系主任王艳、营销传播学系副主任顾杨丽、新闻系教师黄先义、陈荣美、丁一吟及相关课程学生参与讲座。

 

简介:

黄煜,教授,男,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传理学院院长、新闻系教授。本科、硕士研究生均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博士毕业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1994年加入浸大新闻系担任讲师,其后提升至教授。2006年至2011年出任新闻系系主任,2013年4月起任传理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传媒转型、新闻媒介、大中华区政治传播等,发表研究论文及著作篇章50多篇(部)。2011年获香港浸会大学颁发的“教学人员杰出服务表现奖”。

              

文:传媒记者团 程洁

图:传媒记者团 项志镐、闻中网 杨静颖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