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分院美国密苏里教学周“无人机新闻报道艺术和技术”课程最后一课,是作品汇报展示和呈现。活动展示分为A~H八个小组,进行中英文展示。跟着镜头来捕捉一下各个小组的精彩瞬间!
注:1.视频需要在极速模式下观看。2.由于视频大小受限,视频压缩,因而清晰度不高。
A组:生态良渚 夕阳永红
小组成员:祝芷媛 张琛央 孙莉 桑晓璐 苏晓晨 张筠欣
同学们进入野芦湾良渚度假村,通过度假村手工、农作师傅的生活和工作镜头展现了良渚文化村的闲适的度假生活。在同学们的镜头中,夕阳红与良渚这个宁静祥和的文化产业小镇,得到了充分的融合与展现。
B组:乐漫泥塑 文化传承
小组成员: 姜珊 蒋媛媛 李昕俞 张艺臻 蔡霞 邱君怡 周婧敏 叶帅
B小组同学通过泥塑文化展开,详细的工作日记展示了他们的学习过程:采访乐漫土创始人吴小莉;联系运河张小泉剪刀工艺传承人进行沟通,与在校老师沟通讨论等。通过良渚乐曼泥塑对文化传承进行深入思考,并许下美好心愿用心守护传统文化。
C组:助力公益 泥塑爱心
小组成员: 张洁 肖哲成 周嫚妮 陈瑶瑶 章静逸 卢洋 朱琳涛
c小组同学虽与上组选题相同,但切入点别出心裁,关注乐曼泥塑助残公益,讲述了乐曼如何让一群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的“福宝宝”,学会自立,以特殊的方式生活在良渚文化村,展现爱与幸福的永恒主题。
D组:味蕾穿越 梦回良渚
小组成员:王心怡 曹忻悦 郑晶铭 王新月 徐萌 王苏
D组同学乘坐味蕾时光机带领大家来到了良渚美食街,品良渚美食、享人生百味。一组组照片展示了良渚文化村的历史渊源和全景。
E组:良城美渚 故梦今生
小组成员:张毅 于蓝浩 周绍江 周杰 戴高策 郭诗雨 胡可静
E小组同学聚焦良渚文化村发展历史,从其蜕变讲到远景展望,通过自身体验,分享感悟,再现了良渚这座文化产业园的前生今世,重新定义了现代社会中的温情小镇。
F组:文物玉器 良渚魂灵
小组成员:陈昊 余靖雯 黄书阳 马治鉴 江国豪 童洌 杨帆 俞泽涛
这一组同学同样关注良渚文化传承,但新颖地把视线转向了良渚博物馆。通过古色古香的建筑,沉默无声的玉器古物再现了千年良渚的人文风貌。
G组:无声良渚 海纳百川
小组成员:杜佳瑶 彭雨欣 杨蕙瑜 管晓涛 覃韵之 李雨婷 孟肖潇
这一组同学聚焦了一座08年建设由日本设计设计现已成为良渚包容文化代名词的美丽洲堂。虽然同学们采访初期受阻,但坚持不懈使之成功采访到教堂负责人还有部分游客,再现了良渚海纳百川的社区文化。
H组:良渚农生 多彩文化
小组成员:彭王诺 吕奕颖 柳菁 陈一诺 陈宁致 游皓健 陈依欣 孙博宇
H组同学针对良渚农业发展分别对马场驯养师、行政中心经理、茶吧老板和居民进行了采访主要集中在河畔餐厅和水上高尔夫周边多采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了良渚野芦村的文化风貌。
最终获奖如下:一等奖:A组、二等奖G组、三等奖C组
祝贺这八组同学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