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学院新闻
传媒学子获杭州市政府全额资助赴日本学习交流

发布日期:2019-11-14 15:09 浏览次数:

传媒学院中文系2016级学生单严艺,获杭州市第九届“创意杭州”金水滴奖互联网广告大赛金奖,并由此获杭州市政府全额资助于2019年9月赴日本作短期专业培训和行业交流。  

单严艺:此次拜访日本电通、博报堂、东映等四家知名企业,其中日本电通的公司管理体系和博报堂的公司理念让我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及结合此行交流学习的相关内容后,我选择了“日本广告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角度,记录一些并不是很成熟的心得体会。


日本广告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日本的广告行业非常发达,是仅此于美国的第二大广告强国,此外,日本有颇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广告公司,例如日本电通、博报堂之类的大型广告企业。其中电通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也是全世界营业额最高的单一广告公司,仅电通公司的广告营业额就占了全日本广告公司营业额的50%左右。除了在市场内的高份额之外,此类公司的创意设计作品也常年在国际各类竞赛中拨得头筹。                                                          

   (日本电通logo)           日本博报堂logo)


(日本街头广告)

 

    然而在这样一个“广告大国”,其大学却没有设立专门的广告专业,而是采用联合办学,实行“大学广告讲座”与“广告公司广告培训教育”并行的广告教育模式。具体来说日本广告人才的培养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由社会上的资深广告人到大学开设专题性的广告讲座;二是广告公司对职员的培训。尽管日本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广告专业,但是大学里涉及广告的讲座却非常多,根据资料显示,这些广告讲座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侧重于广告综合理论方面的知识,如广告制作、营销管理等;另一类侧重于综合实践方面,授课内容主要是实践练习与情景模拟;第三类是把广告作为部分教学内容的课程,即与广告学密切相关的学科课程,主要侧重于广告基础理论与广告实践的拓展,这些与与其他相关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包括市场营销、沟通技能、社会心理学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日本认为广告是实践的科学的理念。所以尽管没有单独设立广告专业,但广告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他专业,表现出对于复合型广告人才的重视。除此之外,日本高校的广告讲座师资力量强大,这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聘请高学历的教师,更重要的在于绝大部分教师拥有10年以上的广告公司工作经验,是名副其实的实战派。在拜访博报堂的时候,负责人也介绍,博报堂很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项目负责人会定期前往合作大学,开展不同主题的讲座或培训。

在日本广告界看来,广告人需要具备的是综合能力和素质,这也意味着广告公司(企业)在广告人才的教育培养环节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集团,从1988年开始开设“创意私塾”课堂,课程以大学生为对象举办关于广告的讲座,这也是电通为自己筛选人才的举措之一。电通的基本思想是“人是最大的财产”,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它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的全部潜能。我们了解到,电通的研修制度即电通人材的培养,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步骤:一是刚入公司时,掌握能够在电通公司工作的基本知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培训;二是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骨干员工承担了各部门的核心作用,以他们为首培养解决课题的各种专业能力;三是管理力强化、领导能力的培养以及关于经营方面知识的学习。以上各项培训计划包含了以下5个方面:1、经营战略技能;2、数字化;3、综合的解决方案;4、临场发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IT 知识等);5、全球语言、各国文化。

 我们可以发现,电通公司对于职员的培训采用纵向式阶梯形的模式,出于职员全面发展以及挖掘潜能的考虑,电通公司追求的不仅仅是员工过硬的业务能力,同时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有体系化的训练。近20年来,电通坚持对中国广告教育的支持,在日本电通看来“今天中国的广告知识和广告人的素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一个层次”。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电通公司的合作始于1996年,旨在培养中国广告教育人才,提高中国广告教育质量。合作至今,双方开展了广告讲座、研讨会及中方任课教师赴日研修等交流项目。组织了共计近5000人次学生参加的电通学生讲座,举办了五届共约900所大学的2000余人次骨干教师参加的“中国广告人才培养研讨会”,派遣共计百余名学科骨干和专业教师赴电通公司总部研修,使中国广告专业师生充实了业界的前沿理论,丰富了实践经验,为提高中国的广告教育和广告行业的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考察团与电通公司负责人的交流会议)


    

(电通公司内部摆放的海报图)


 

     (电通公司交流休息区)

 

 在探讨日本博报堂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前,大家都不得不关注博报堂的经营理念方针。博报堂十分重视“消费者导向”,专门成立了“生活综合研究所”,提出了“生活者”与“伙伴主义”两大理念,从日常的市场活动到经营领域提供全面性的行销、广告和媒体订购服务。博报堂的这一经营理念或多或少体现在他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博报堂的人才战略方针与电通公司相似却又不相同。具体而言,博报堂于2005年设立企业内大学(HAKUHODO UNIV),该大学的目的并不仅在于新员工进修之类的基础能力的培养,或者博报堂固有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而是试图为每一名员工提供新的机会,鼓励员工挑战能力。而新录取的职员,不论文凭高低,都要进行半年的广告业务学习,然后依据个人所长分配工作。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十年内至少更换三次岗位,在职期间,公司规定每人每年有两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在中国,博报堂于1998年和2000年相继成立上海博报堂北京分公司和广州分公司,在中国基本构筑了博报堂全球服务网络协作体制的一体化全面沟通服务的体系。


 

   (博报堂公司参观通行证)


      

(考察团与博报堂负责人的交流会议)


   尽管日本的“大学式”广告教育模式和“公司式”广告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的具体国情,但是其中包含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电通公司广告博物馆中展出的广告脚本草稿)


   首先日本教师研修制度较为完善,这一类的研修不仅仅是前往高等院校学习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更多的教师被派遣前往企业接受“校外体验”研修。从1989年开始,日本高校开始派遣教师到企业、社会教育机构等进行一个月至一年的社会体验研修,这种研修突破了行业内部培训的传统方式,而采取了全社会开放的方式。其次,日本广告业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也在于:全力支持本国的非营利性的广告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除了广告公司出于工作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外,日本这一类教学组织与研究机构长年在各大高校开展各类讲座并由资深的广告人主讲,讲座的内容包括行业动向分析,职业技能培训,公司获奖案例分析等等。在访问博报堂期间我们了解到,广告是“客户服务”的学科,广告公司最大的财富是懂得实践的人提供最有价值的“客户服务”。现代广告教育的学科导向就应该是广告的“经济导向”、“艺术导向”和“媒体导向”,单一的学科教育的确可以在“艺术导向”和“媒体导向”上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经济导向”的发展会相对失衡。在此基础上,适当开展校企合作也非常必要。

 

 

(考察团成员合照)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