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锦云
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曾获浙大首届“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提名奖”“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 论文观点曾被CSSCI期刊列为年度“新闻传播十大观点”之首。研究兴趣为中国传播史、媒介与文化、媒介与理性。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大学学报》等CSSCI及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14篇,在“中国大陆华夏传播研究CSSCI论文作者分布”研究统计中排名第四。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广东省高教改革项目各1项,目前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入选教育部、中宣部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审稿人,《华夏传播研究》《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编委。
与邵培仁教授合著《华夏传播理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SSCI、CSSCI等期刊的多篇书评给予好评;主张“从思想到理论”的路径,提炼出华夏传播“十大观念胚胎”,发展出“传播的接受观”;提出“辩论式交谈”方法,整合出“中国人际传播的经典模式”。
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期间,先后担任讲师、硕士生导师、副教授,负责“薪传1906读书会”组织工作。主张精读、慢读经典,从故事出发、跟理论对话;“自己写自己”,为体验赋予形式;坚信教学相长,讲授的课程《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专硕)和《人际传播》(本科生)颇受学生认可。指导优秀硕士毕业论文3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3篇;指导硕士生获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重点立项、广东省高校影评大赛一等奖;指导本科生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