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完善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深化教育大规模应用,推动课程体系,教育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融入全要素全过程,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建设一批高校智慧专业课程,通过智能学伴,数字课程等教学新模式,加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0月16日下午,主题为《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人工智能赋能专业人才培养和智慧课程建设”》交流会在欣瑞大厦1004会议室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超星泛雅集团,智慧树联合共建。本次活动作为推动教育水平和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搭建了发展与交流平台。现场不仅汇集了我们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优秀老师,更是有集团企业项目对接人的参与。对接人通过细致的讲解与介绍向我们展示了超星和智慧树的优势,为我们老师与同学提供了新的机会。
活动开始,学院党委书记靳海燕老师先做了动员讲话。接着超星泛雅集团的培训老师为我们讲解,从新政策新背景新方向三个方面入手,以数据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和重塑,倡导我们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大模型在高等教育领域垂直应用。浙江省政府对智能化教育重视度提高,提出省级一流人工智能本科课程建设和省“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超星参与的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应用场景广泛,并且进行人工智能赋能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实践——五位一体智慧学习新生态。其优势为智能体,知识图谱,任务引擎,成果培育,通过多学科交叉的形式渗透入校园,以快速检测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薄弱点来针对推荐学习路径规划,以专业岗位分析人才需求让学生了解行业招聘人数趋势针对专业进行优化。
之后由智慧树的技术老师继续宣讲,她的主题为资源+知识图谱+AI应用,智慧课程建设是融合了数字化课程资源(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知识图谱和AI技术的新形态课程,提供了数字化资源,知识图谱,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研究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参考。大模型提供知识点梳理,详细设计,呈现课程讲解逻辑并划分内容,结合了本校教学的实际需求,单个知识点全方位介绍,用问题图谱搭建知识内化与能力培养间的桥梁,点明了教师的重点工作—审核AI顾问的回答并清晰建设流程。该智慧课堂应用于纯线上学习和混合式教学,将智能化贯穿于课前课堂课后的全过程,通过三位一体专业服务构建内容、平台以及服务的连续性。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改改到深处是课程,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唯有推动教育智能化,方可使教学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人工智能为实现智慧教育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而我们应当循着“四个未来”发展,培育未来教师,打造未来课堂,建设未来学院并创设未来学习中心。